截至2025年7月10日 10:10,港股医药ETF(159718.SZ)涨近1%,成分股上海医药(02607)上涨4.39%,康诺亚-B(02162)上涨3.51%,诺诚健华(09969)上涨3.25%,再鼎医药(09688)上涨2.94%,百济神州(06160)上涨2.59%。
消息面上,7月9日,上海医药发布公告,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4.50亿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,将增加人民币15.08亿元,同比增长约52%。公告称,业绩预增主要由于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完成收购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10%股权的交割手续。
中信建投指出,目前创新药行业政策趋向温和,国内创新药公司业绩逐步放量,将迎来收获期。行业在技术突破、国际化加速和政策支持三轮驱动下发展,国内资产在ASCO大会的占比和口头汇报比例持续提升,下半年WCLC、SMO会议会有更多国内创新药数据读出。24年以来,中国创新药BD交易量价齐升,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逐步落地,医保谈判等政策有望为创新药提供支付端增量空间,技术上不断有新突破引领行业革新。
高盛指出,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整体市值仍仅为美国同行的14%-15%,而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%。这意味着,中国创新药板块仍处于“价值洼地”阶段,全球资本重估才刚刚开始。
港股医药ETF聚焦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,覆盖百济神州、药明生物、石药集团、三生制药等创新药核心企业,极具前沿性和稀缺性,充分受益于全球创新药研发红利。政策红利、出海“爆发”、盈利兑现,三力共振推动港股医药估值重塑,建议关注港股医药ETF(159718.SZ)及其联接基金(A类:019598,C类:019599)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